本文共 1773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GraphRAG进展与MedRAG思路:医疗领域的知识图谱应用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图谱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GraphRAG(Graph Augmented Generation)框架下,知识图谱的引入为医疗诊断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重点分析MedRAG(Medical RAG)的设计思路及其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GraphRAG进展:知识图谱的引导作用
GraphRAG是一种结合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混合检索增强生成(RAG)框架,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知识图谱提供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升大模型的检索和推理能力。在医疗领域,这一技术被进一步优化为MedRAG,旨在解决传统RAG方法在医疗诊断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问题。
MedRAG的设计理念
MedRAG通过将知识图谱引导大模型进行推理,显著提升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其核心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患者特征提取:从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EHR)中提取临床特征,如症状、位置等。 诊断知识图谱匹配:将提取的特征与诊断知识图谱进行匹配,识别关键的诊断差异点。 EHR检索与推理:基于知识图谱结果,检索相关的EHR文档,并将其与诊断差异知识图谱进行整合,触发大模型的推理能力,生成最终的诊断建议。 医疗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知识图谱的构建是MedRAG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果。MedRAG团队提出了一个四层级的疾病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疾病聚类:通过聚类模型将原始疾病描述统一为一致的疾病名称,消除表述差异。 层次聚类:使用大模型对聚类结果进行主题聚合,形成从子类别到更广泛类别的层次结构。 特征分解:将疾病的症状等特征分解为离散的特征节点,建立特征知识图谱。 图谱融合:将疾病类别信息与特征节点结合,构建综合疾病知识图谱,捕捉疾病间的诊断差异。 诊断差异知识图谱示例
例如,腰椎管狭窄和坐骨神经痛之间的诊断差异知识图谱展示了两者在临床表现上的异同。虽然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表现,但坐骨神经痛患者对坐姿的反应与腰椎管狭窄患者相反(前者可能在某些坐姿下得到缓解,后者可能加重症状)。
知识图谱引导的推理生成
在推理生成阶段,MedRAG系统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高效的诊断支持:
症状分解与匹配:将患者症状分解为临床特征,并通过多级匹配在诊断知识图谱中识别关键诊断差异。 知识图谱推理:结合文档检索器和知识图谱推理大模型,实现对相关EHR文档的检索和诊断推理。 诊断生成:根据推理结果,生成最终的诊断建议和后续问题。 知识图谱在GraphRAG中的应用
除了MedRAG,GraphRAG框架本身也在探索知识图谱在上下文扩展中的应用。通过知识图谱引导的检索增强生成(KG2RAG)框架,研究人员提出了三阶段的知识图谱增强策略:
知识图谱构建:将文档片段与知识图谱关联,建立实体和关系的子图。 基于语义的片段检索:通过嵌入模型计算用户查询与片段的语义相似度,选择最相关的片段作为种子。 知识图谱引导的扩展:使用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扩展子图,捕捉相关实体和三元组。 上下文组织:根据语义相似度过滤扩展片段,并组织成连贯的段落。 AI学习的阶段性进化
在探讨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结合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AI技术的学习路径。以下是一个典型的AI学习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0天):初阶应用
- 对大模型AI的基本概念有清晰认识。
- 能够使用现成工具完成简单的AI任务。
- 了解大模型的核心原理和应用场景。
第二阶段(30天):高阶应用
- 掌握RAG系统的基本架构。
- 学习向量表示与检索技术。
- 能够搭建一个简单的RAG系统。
第三阶段(30天):模型训练
- 掌握模型训练的基本原理。
- 能够进行小实验,训练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 熟悉预训练和微调的概念。
第四阶段(20天):商业闭环
- 了解大模型的硬件部署和私有化部署方案。
- 能够在云端或本地环境下部署大模型。
- 掌握大模型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
结语
通过上述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图谱在医疗诊断中的重要作用。MedRAG等技术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大模型的检索和推理能力,也为医疗从业者提供了更可靠的诊断支持工具。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类结合知识图谱的医疗辅助系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转载地址:http://pxcbz.baihongyu.com/